English

看大师的背面

2000-01-2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张大为 我有话说

很多读者,可以从《精品购物指南》报的一个小专栏“赵老师课堂”上认识赵世民,里面的稿子,是写得挺逗的小品文。他还写过一本《汉字悟语》的书,也是“不务正业”之作,而世纪末出的这本《与大师面对面》,才是他的专业著作,他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。

这本书是他采访的35位来华访问过的音乐家的汇总。只是这“音乐家”得有个限定,仅指古典音乐的从业者,不是在体育馆里开大会的“歌星”。有常在报刊上见到的帕尔曼(小提琴家)、马泽尔(指挥)、阿什肯纳吉(钢琴家)、梅纽因、穆特、殷承宗、祖宾·梅塔等,也有些为专业人士评价很高的音乐家。书是以专访的形式写的,每人一章,等于给读者一个新角度,可以从背面看看那些舞台上罩着光环的大师们,到底是个啥样。

音乐欣赏水平如我者众,真正有机会《与大师面对面》的毕竟是少数。很多乐评,也都是给音乐学院本科生以上学历的人看的,仿佛看懂的人多了,就不专业了,就没水平了。看来赵世民不怕跌份儿,把大师的曲子连同大师的技巧和他们本人,都明明白白地端到了读者面前,让人看个明白。其实有些大师们的作品,我是听过的,个别的,也看过几场演出,电视里也常见到他们。看他这本面对面的书时,时不时就会产生“原来如此”的感觉。这种感觉,在读的过程中,很快乐。

也许是与大师面对面,他行文中少了些在小品文中常有的噱头和卖弄,写得很直白,对大师们人的介绍与作品评析分开,自己的观点也尽量另起一段,不借光炫耀自己。和他哥哥阿坚的一本也是说音乐的书《向音乐掷去》不同,他的更显出庄重,真实地再现,而阿坚的书则是另一种灵气与诙谐,在酒与音乐间,有那么多的事,让人忍俊不禁。相比中,可以清楚地看出,赵世民在认真地介绍音乐和音乐家,只是这些评述更具文学性,因而有了可读的色彩,或者说,把音乐家们用音乐表现出来的色彩,用文学形象地固化了,让一般的非专业人士,即普通的音乐爱好者,能在读中看到大师作品中闪见的斑斓。如时下捧星的所谓乐评根本不同,赵世民是在认真地解析大师,并不盲目地夸大他们的优点,不为他们的光环晕眩,坚持自己的评价。说大提琴家海默维茨就说他还欠功夫;说斯特拉金就说他“勉强能挤进二流指挥的阵容。”并不因为他率领美国交响乐团来访就抬高他。这种实事求是的说法,倒显得更可读了。

读这本书还有一乐,就是多数写到的人物都配有肖像照片,是赵世民自己拍的。从我这个专业的角度看,除了祖宾·梅塔和孔泽尔,其他的都不该发稿,但他们配着书中的文字,能让读者对号阅读,倒也显得和谐。整书的不协和音是封面,一张漂亮女人的胸像,但我翻遍全书,也找不到一处说明,最后也不知她是谁?显然是编辑疏漏了。我猜,她该是穆特。赵世民说过,穆特非常漂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